給學校推動生涯規劃 第7點:將生涯規劃的元素融入課程

给学校推动生涯规划 第7点:将生涯规划的元素融入课程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育专业

  香港赛马会「赛马会鼓掌.创你程计划」CLAP for Youth@ JC 团队根据香港的情况及学生需要撰写了《香港生涯发展自评基准》(Hong Kong Benchmarks for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简称为 HKBM), 由香港教育大学叶荫荣博士担任计划总监,笔者学校是试行HKBM 学校之一,HKBM 共有十项准则,今期继续分享第七项准则。

详细内容
解壓新方法

解压新方法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专家分享

 在疫情期间,重新编排教学进度,制作教学简报,甚至学习使用各式各样的软件提升教学趣味,相信各位同工定必施展浑身解数,使网上教学变得更有效能,更「不一样」。然而,每天都花上数小时面对萤光幕,定必身心俱疲,长远而言,甚至影响健康。纾压方法因人而异,「运动」对笔者而言,则是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良方妙计。因此,笔者希望于此分享三个透过运动纾压的小心得。

详细内容
桌上遊戲 共創學習新路向

圣公会圣马利亚堂莫庆尧中学
桌上游戏 共创学习新路向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以桌游的方式带来的好处是,令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既可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透过游戏去认识更多内容,整体刺激和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实践真正的自主学习。」

详细内容
中華禮儀教育  粵港澳大灣區 疫情無阻活動發展 共建大灣區網絡平台

中华礼仪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 疫情无阻活动发展 共建大湾区网络平台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案分享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孩子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的薰染和影响,推动中华礼仪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习诚敬谦和,由外而内,内化于心,从而培养良好品行,其意义与影响极其深远。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国学中心联同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和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携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中华礼仪教育」活动,让学界在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及品德教育的范畴上,得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支援,在社会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

详细内容
從疫情過後 推動電子學習的機遇(下)

从疫情过后 推动电子学习的机遇(下)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育专业

 接续上期对电子学习机遇的讨论,今期继续谈谈有关教师、学生及家长三方面可努力的部分。

详细内容
支援少數族裔學生 於疫情下 遙距學習

支援少数族裔学生 于疫情下 遥距学习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专家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网上学习成为教学新常态。现时学校需要实施遥距/网上授课,或采取面授混合网课的模式。政府已寻求并提供科技资源,协助学生(尤其是少数族裔学生)遥距学习。

详细内容
跨界別合作 利用創新科技 攜手建造 綠色校園

跨界别合作 利用创新科技 携手建造 绿色校园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教育局早前发出指引,促请所有学校制订并实践校本环保政策,推动环保教育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响应环保的态度和实践环保生活。环保教育除了融入小学常识课、中学生活与社会科、通识教育科之外,学校亦可以透过与商界伙伴合作,改善校园能源效益,减低消耗,利用创新科技有效地推动环保教育。

详细内容
從教育出發 發展創科 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从教育出发 发展创科 为经济注入新动力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香港的基建及人口老化是不争的事实,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认为,只要创新科技能稳步向前发展,就可以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继而改善社会民生。长远而言,若需要令香港发展得更蓬勃,必须加强教育和培育创科人才,并在未来数十年具体落实推行。因此,创科局联同教育局推出不同面向的计划,包括教育与人才的配对,让本港学生可以在创科方面更上一层楼。

详细内容
回應《施政報告》應用學習課程及電子學習

回应《施政报告》应用学习课程及电子学习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在政府发表的《施政报告2020》中,教育方面投放不少资源,其中包括加强德育教育、增加校董培训、支援电子学习以及落实「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早前提出有关优化学校课程的建议,以下会就报告内容讨论当中几项措施。

详细内容
倡「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向下推 拓展大專生眼界  教聯會副主席鄧飛 回應《施政報告》

倡「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向下推 拓展大专生眼界 教联会副主席邓飞 回应《施政报告》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专家分享

  教联会副主席邓飞十分欣赏是次《施政报告》中,特首所提及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该计划鼓励在香港和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及派驻本地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邓飞说︰「其实几年前我早已提倡过,年轻人可以到很多国家参与工作假期,包括荷兰、瑞典等欧洲地区,然而选项当中并没有内地。现在政府终于推『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而且名额2,000 个,不多不少,可以用类似种子选手的做法,让这2,000 位参与的年轻人,成为好榜样,吸引更多人跟随。」政府首次打破「积极不干预」的「魔咒」,动用公帑为年青人补贴薪金每月1 万和1.8 万港元,为期最多18 个月。邓飞指,这绝对是一个好开始,政府显得更有承担,因为培育人才始终是政府的责任。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