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立场 展望将来
回顾25年来最大的转变,是政府比以往投放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从中看到特区政府对教育的看重,愿意投放资源培养人才。然而,教育政策仍有需改善的地方,如过于着重考试、知识,而于国民教育、德育上仍显不足。检讨过去进行反思,先从认识历史说起,是其是,非其非,站稳立场,才能展望将来,教育始能配合落实国家培育人才的政策。
详细内容回归25年教联路 坚持爱国爱港 教育专业为先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教联会主席黄锦良回顾这四分一世纪的路程,坚定地表示教联会一直旗帜鲜明,爱国爱港,服务同工,不忘初心。「回归之前,香港出现移民潮;回归初期,人心浮动,香港人的国家观念从来不强,这对教联会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做好服务同工的工作。」黄锦良忆述,当时教联会为寻求突破,开展很多活动。本来,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爱国学校的教职员,以直资学校为主,人数约数千人,回归后亦开始多了主流的官、津学校对教联会的服务有需求,会员人数陆续增加。
详细内容回归25年教联路无畏无惧 坚定走爱国爱港教育路
回归至今25年,教联会会长黄均瑜见证着爱国教育从殖民地管治时代的备受打压,到今天的特区政府逐步拨乱反正,确立教联会从来抱着「爱国爱港」立场,纵使面对重重困难,仍本着「凝聚专业,服务同工」精神,以理性务实态度促进教育专业发展。
详细内容体验沉浸式学习活动 培育学生正面价值观
踏入2021年,社会的变化愈来愈不可测,青年人才所面对的挑战也愈来愈大。近年不少教育工作者却纷纷表示须回归基本步,在纷乱的世界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确保真正做到「品学兼优」。本文将通过学习内容审视并反思价值观教育在香港教育政策下的成效,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详细内容推行公民科及国安教育的重要元素 教师培训+家长教育+学生活动
9 月新学年开学,相信对学生和学校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及「国家安全教育」两个议题。高中四个核心课程,包括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通识教育科都有不同的改变,除了课时缩减逾半,通识教育科将整合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并于来年(2021/22学年)于在中四级起推行。此外,中、小学在各科课程落实推行国家安全教育,以维护安全有序的校园学习环境。以下,我们会分别探讨这两个议题。
详细内容校情与国情并行 推展「九美德行」提升共通能力
道教青松小学(湖景邨)郑志明校长表示,推行国民教育,同学成长历程中的个人修身方面,将得到莫大裨益。该校办学团体为青松观,郑校长说︰「青松观提倡传扬中华文化,当中『九美德行』包括:忠、孝、廉、节、义、信、仁、惠、礼,正正呼应中华文化内的美德,让学生学习成为谦谦大国的国民。」
详细内容爱国幼教 以「修身」哲学融入课堂
现时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主要涉及初小至高中,至于幼稚园又如何建立学生的国家观念呢?学校在实际执行上,教育局该如何支援呢?基督教乐道幼稚园何敏茵校长认为,很多概念从小培育最好,尤其价值观方面,幼稚园的教导绝不可少。
详细内容倡国内团队到校支援 培育爱国生力军
回归已二十四年,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何世昌校长认为现时才推行国家安全教育及公民科,虽迟却为时未晚。何校长说︰「香港一直需要健全的教育体系,才可以慢慢拆解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问题。爱国教育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全人教育』,其实同时亦补足了整个教育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详细内容爱国活动宜古今并重 应对当代中国软实力富信心
当学校需要举办爱国相关活动,可能较先想到书法、茶道、诗词歌赋等中国古代文化。教联会副主席邓飞指,这些着重中华文化的爱国活动一直不缺,但成效不够显著,他主张需要古今并重,让学生多接触时下内地发展及文化,贴近国情,拉近两地联系,才能培育学生深厚的爱国心。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