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学
以教育哲学为本 推动教学研究 赋予老师宏观视野
教育,对教者来说,是终身志业;对学生来说,是建构人生的开始;对教育家来说,是育人之学说。说起教育管理这课题,很多人也会聚焦于学校的管理或课程规划,其实教育哲学亦同样重要,两者双管齐下,才能营运及管理好一所学校,达到培育人材的目的。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提升小学中文科科主任规划与管理能力:从设计测考卷出发
如果我们希望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作一次身体检查。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否过重,BMI方程式(即是将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大概可以给我们提供答案。如果家长或教师想知道孩子的学习表现,很自然的就会想到一份测考卷。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教育不只谈成绩 学习与成长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什么?曾担任过校长,现任香港教育大学校长特别顾问、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认为,一直有参与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工作,学校教育,依然是他最大的著眼点。「简单来说,学校对学生最重要做到两个功能——学习和成长。除学习知识外,亦要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涯中建立德、智、体、群、美,建构一个完整的价值观。」
详细内容9 亿元「全方位学习津贴」 老师,准备好了吗?
每当有大量资源到校时,绝大部份的老师应该是担心多于开心,有资源到校即表示将有大量的采购、招标、交流活动、带比赛、开会研究、写报告……预告了老师以上没完没了的工作接踵而来。9亿元的「全方位学习津贴」是一个恒常的拨款,老师们,准备好了吗?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STEM教育只是概念 学习精神 才是成败关键
要先此声明,我是一个崇尚科学探究、热爱创新科技的人。今次要讨论的焦点,并非科学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点完全不容置疑。香港要增加科研开支,以提升竞争力,也同样毋须争论。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成也团队,败也团队?由新增副校长岗位说起
随着问责制度普及,以及学校不断面临具挑战性的教育目标,学校的事务比以往更为复杂,校长几乎不可能单靠个人的领导,来满足和影响整间学校的生态环境。所以,「团队领导」势必成为学校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团队工作的突显优势在于,它是由校长启动和参与的群体过程。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就复杂的问题拟出有效的决策、并展开联合行动(Gronn,2002)。然而,却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管理团队往往不能发挥他们的潜能(Janis, 1982; Stasser & Titus,1985);此外,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因素亦可能会促进或阻碍参与式群体过程。可见,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要做好学校领导,真的成也团队,败也团队。
详细内容教联会教师体育节2019揭幕 同工同乐
教联会年度盛事兼品牌活动——教师体育节已踏入第12届!有赖来自全港200多间学校、逾1,400名同工支持及参与,活动顺利举行。除传统的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躲避盘比赛外,亲子体验项目亦载誉继续举办,当中包括旱地冰球、穿云箭、室内单车及家庭羽毛球等,让一众同工寓运动于家庭乐。今年新增轻排球比赛,以满足擅长不同球类活动的同工。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认真看待外判教育 问题剖析及实用策略
将部分学校课程外判予校外机构在香港相当普及,政府亦有提供各类资助以支援学校实践这种形式的外判教育。然而,笔者发现业界鲜有对外判教育这个行之已久的做法进行讨论,亦因此容易忽视当中所牵涉的议题以及各方可能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作为出发点,尝试为大家提供对外判教育的一些观点及讨论,为迈向成功的外判教育作出建议。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危机还是转机 三问教师学位化
重视学校中层领导的培训及学校变革;善于协助教师及学校检视;思索如何在学校培养中层领导;提升学校效能。早前笔者在明报以教师学位化与教育专业承传立论,提出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故此,在此篇章中,笔者亦不想再详述个人见解。相反,笔者想借此平台,以非学术的角度,提出三个有关教师学位化的问题,让学校管理层及教师好好思索新政策对学校带来的「机」遇。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学校改革前 请先认清何谓「创新」
业界对于学校创新的态度褒贬不一。爱者视创新为提升学校、面向未来的灵丹妙药;持负面评价的则视创新不过为肤浅的旧酒新瓶。笔者希望借此文,让大家认清创新的定义。让我们带大家冲出香港,透过分享亚洲地区学校的创新案例,进一步阐述创新的范畴和类型。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