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重中之重

幼小衔接,重中之重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升幼稚园攻略

幼稚园升小一,小六升中一,中六升大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关卡;不同阶段的过渡至为重要。可惜,笔者觉得无论学校和家长都容易低估学生「衔接」的问题,掉以轻心,尤其是「幼小衔接」常常被人忽略!

详细内容
不一樣的學生字方法

不一样的学生字方法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笔者经常被学生或家长问到,怎样才能多学会一些生字?为甚么写作及说话时,总是想不起学习了的生字呢?其实跟我们传统的学生字方法有莫大关系。

详细内容
家校攜手 小一新生輕鬆過渡適應期﹗

家校携手 小一新生轻松过渡适应期﹗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孩子升读小一!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小学是孩子正式进入以学习为主的成长阶段。升读小一的学生所遭遇的适应困难,大多与学校环境、学习生活及自理要求的转变有关。家长和学校如能及早为孩子进行适应训练,有助孩子升读小一的适应,能让孩子更快乐地投入小学的学习生活。

详细内容
開課了﹗讓孩子無懼上學

开课了﹗让孩子无惧上学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升幼稚园攻略

九月开学至今已半个月多,从幼稚园升上小学的小一新生,融入新校园生活,或者仍有待适应。面对新环境,总会抱有期待和不安,小学的校园面积、设施、人数,远较幼稚园庞大和复杂;上课模式的转变也是小一新生的压力源头,若无法了解和疏导孩子的情绪,最终孩子可能会害怕、厌恶上学。因此,不只小一新生需要面对适应问题,家长和学校更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除了追求课业成绩,孩子的身心成长也要有健全发展。

详细内容
教育在家,教學在校。一場教育的叩問: 學校以外, 教育還能是什麼?

教育在家,教学在校。一场教育的叩问: 学校以外, 教育还能是什么?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在香港,一谈到教育,家长比较倾向于关注子女入读哪间名校;哪区校网最好;成绩若要优异,学童非去哪间补习机构不可,追求分数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子女成了学校的责任。然而,成绩以外,教育还可以是什么?曾于加拿大修读社会儿童心理学及于美国修读教育系博士课程的陈美龄分享说:「学校只是帮助教导学生知识,真正的教育,是发生在家中的。」家校合作,不只是潮流,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详细内容
教育不只談成績 學習與成長 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香港教育大学
教育不只谈成绩 学习与成长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教育是什么?曾担任过校长,现任香港教育大学校长特别顾问、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认为,一直有参与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工作,学校教育,依然是他最大的著眼点。「简单来说,学校对学生最重要做到两个功能——学习和成长。除学习知识外,亦要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涯中建立德、智、体、群、美,建构一个完整的价值观。」

详细内容
致未來最好的我 體驗式學習 發展最佳個人潛能

亚斯理卫理小学
致未来最好的我 体验式学习 发展最佳个人潜能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校长专访 教育传媒

「学校最大教育方向是做最好的我,我们深信每个孩子都有长处,不需要与别人比较,但每天都要有进步,自发学习,与自己比较。」有关教育,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亚斯理卫理小学校长林德育在与《教育专业》的访谈中,分享了这句理念。做最好的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全人的最佳素质。

详细内容
教師視角: 2019 / 2020 年, 我們該對教育有何展望?

教师视角: 2019 / 2020 年, 我们该对教育有何展望?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2019/2020学年将会成为这十年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为什么有这样的推论?我们先来看看现时的教育状况。

详细内容
家長必修課 - 陳美齡怎樣令孩子發揮最大潛力?

家长必修课 - 陈美龄怎样令孩子发挥最大潜力?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专家分享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陈美龄曾在美国史丹福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深深体会:真正的教育在家中发生。

详细内容
教學短片評估初探

教学短片评估初探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案分享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随着科技发展,个人学习的渠道已远不限于书本和课堂。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既可用来自学,也可用来配合课堂活动,深化学习。部份老师也会自行制作教学短片。老师如何在众多的网路资源中挑选合适的教学短片呢?老师自行制作教学短片时,又有甚么值得注意呢?

详细内容